(1)强化就业权益保障。制定出台《关于进一步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》等文件,建立统一平等的就业制度,完善残疾人群体扶持政策体系。
(2)强化就业技能培训。围绕全市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,投入500多万元,预计为4300多名城镇登记失业残疾人、农村困难残疾人、残疾人大中专毕业生等开展培训。
(3)强化就业平台搭建。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,为残疾人提供适残岗位近2000多个,89名残疾人实现就业。为158名泸州籍高校毕业残疾人大学生建立“一人一档”,提供“一人一策”服务,就业率达75%。积极探索智力、精神及重度肢体残疾人就业方式,建成辅助就业加工车间1个,创建残疾人品牌“抖音”账号。
(4)强化就业创业扶持。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909名残疾人就业,按时发放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。出台《泸州市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资金实施办法》,对符合条件的136名残疾人自主创业、残疾人技能提升、农村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等发放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资金198万元。
(5)强化残保金征收管理。贯彻落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政策法规,目前已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64万元。宣传安置残疾人税费减免、残保金征收等政策,鼓励用人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,全市已安置1219名残疾人。
(1)强化就业权益保障。制定出台《关于进一步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》等文件,建立统一平等的就业制度,完善残疾人群体扶持政策体系。
为更好帮助职工缓解工作压力,调整工作状态,轻松化解生活、工作中难题,7月26日下午,市残联邀请“酒城讲坛.女性大讲堂”特约教授、四川警察学院警察应用心理学副教授(二级调研员)、国家认证高级心理咨询师和婚姻家庭指导师陈华,为全体干部职工作“好心态、好状态——职业心理压力与调适”专题讲座,为“量服讲堂”注入多元化内涵。讲座由市残联党组成员、机关党委书记罗庆梅主持。
近日,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深入推进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经市政府同意,泸州市民政局、市财政局和市残联共同印发《关于实施三、四级智力和精神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通知》,自2022年8月起在全市实施三、四级智力和精神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。
近日,为强化全体职工消防安全意识,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水平,泸州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以“安全课程+实景模拟”相结合的形式开展“油锅起火”消防应急演练。